驰援武汉的消杀战士!疫情一线,“拼命三郎”杨涛这样干!
更新时间:2020/2/24 8:15:51 |
杨涛,这位曾在非典疫情期间挥洒热血的疾控战士,又奔赴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消杀战场。2月22日,在焦作抗疫战场上连续工作一个多月杨涛来不及喘口气,又和同事姬卫华一起,紧急驰援武汉,他们将为最后打赢战“疫”增添“焦作力量”。“有信心,有决心完成此次出征工作,攻坚克难,不胜不还。”杨涛说。 “我是防疫战线的‘老战士’,在传染病房工作过,在抗击非典一线战斗过,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我要上‘战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他第一时间写下“请战书”。
他很有经验,会用科学的方法认真对待每一次消杀,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细节。讲起来消杀工作规范,他头头是道:要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来确定现场消毒的范围、对象和时限。环境物体表面可选择含氯消毒剂、二氧化氯等消毒剂擦拭、喷洒或浸泡消毒。室内空气消毒可选择过氧乙酸、二氧化氯、过氧化氢等消毒剂喷雾消毒……还需格外注意的是,现场消毒人员在配制和使用化学消毒剂时应做好个人防护。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他和他的战友们不辞劳苦,日夜奔波,他们到县市(区)、到街道社区,到每一个需要现场消杀的作业场所。只要上级一声令下,无论时间早晚、无论出现场的路途远近,他们都会准时出现在“疫点”。 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市疾控中心检测中心承担着“样本”检测的重任,也成为最危险的地方。单位内部的行政、业务科室办公楼、检验楼、职工餐厅等区域每天可见杨涛“负重”消杀的身影。他说:“当人民群众需要的时候,不计报酬,无论生死。目前,做好消毒防护是第一任务。” 工作起来,杨涛是个拼命三郎,完全忘了自己是一个父亲,一个丈夫。疫情发生以来,小升初的孩子他顾不上陪伴,十来岁的孩子经常独自在家。有没有内疚?他时常安慰自己:“等疫情结束,一切还可以从头再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