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疫情,如何做好心理防护!
更新时间:2020/2/4 16:04:29 |
这个春节,“新型冠状病毒”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面对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敌人,要说不担心是不可能的。 面对疫情,我们需要正确对待,过度担心和缺乏足够的防护意识都是不对的。
充分重视、正确应对
新型冠状病毒导致的肺炎是一种急性传染病,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被感染。因此,我们要提高警惕,充分重视。不要心存侥幸,觉得自己是“绝缘体”。 但是也不必过于恐慌。因为传染病构成流行有三大要素: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只要能控制住其中一个环节,就可以达到预防的目的。 保护易感人群:此次“新冠”病毒人群普遍易感,也就是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下一个感染者。因此,需要做到:正常作息、均衡饮食和充足睡眠、适当运动可以提高免疫机能,保持健康状态,维护身心稳定。 切断传播途径:宅在家里,哪儿也不去。如果要外出,要做好防护,戴口罩、勤洗手、少去人多的地方。 控制传染源:目前我市正在大力排查所有武汉来焦人员及接触过武汉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的人员。提醒有疑似症状或潜在接触史的人员,需留意自己的症状,根据要求自我隔离。
再次提醒: 如14天内有湖北或武汉旅居史,且出现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人员,一定要上报社区/村,并自觉隔离。千万不要让自己成为移动的传染源!
关注疫情,正常生活
关注权威机构发布的信息,了解当前疫情的进展以及专业机构发布的防护知识。不要轻易相信未经核实的信息,更不要以讹传讹。
鉴别不适,避免恐慌
学会识别自己生理和情绪上的不适。冬春季节,本就是呼吸道疾病高发的时候。有时候难免会有咳嗽、打喷嚏等现象,有时也会出现伤风感冒的症状。这个时候,千万不要慌,稳定情绪,做好个人防护,居家观察并做好与家人的隔离,绝大多数情况只是一般的小问题。可以通过自我心理调整或在家人的鼓励和帮助上恢复身体和心理健康。 如果需要就医,请务必佩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控制恐惧,积极调整
首先大家要接受自己有焦虑和恐惧的情绪,这是个体面对危机时的正常反应,不要否认和排斥它们。 其次化被动为主动,现在各种信息传播不断,可主动学习权威机构发布的相关防护知识,只要接受科学指导,这个传染病是可防可控的,避免被动接受谣言引起恐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