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能通过气溶胶传播,还能开窗透气吗?听听专家怎么说…
更新时间:2020/2/10 9:06:29 |
8日下午上海的新闻发布会上专家强调,新冠肺炎传播途径除了直接传播、接触传播还有气溶胶传播。许多人担心飘去飘来的气溶胶是不是一不留神就被吸入身体里了,那岂不是防不胜防?就大家关心的一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武汉5位传染病专家 受访专家: 同济医院感染科副主任郭威、长江航运总医院感染科专家组组长许绿叶、武汉市第六医院呼吸内科李发久副主任医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何美安教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内科李晓宁主任医师 哪种环境气溶胶感染风险会更高? 问:气溶胶在空气如影随形,会不会突然飞来一群有病毒的气溶胶? 同济医院感染科副主任郭威说,气溶胶是悬浮在气体中的颗粒,形成空气中的小液滴。它并不是一直飘,很容易沉降,附着在物体表面。这和接触传播防范要求相同。 即使是飘的状态,一来我们有口罩防护,所以提倡正确戴口罩,口罩要遮严口鼻,尽可能减少面部和口罩边缘之间的缝隙。二是病毒致病也要达到一定的量,在空旷、人少的环境里,气溶胶被稀释了、吹散了,微量的含有病毒的气溶胶不太可能让人“中招”。 在封闭的空间,如电梯、办公室,气溶胶感染风险才会高一些,所以提醒大家不要聚集,排队时相隔1.5米到2米左右是个比较安全的隔离距离。
患者呼气会形成气溶胶传播吗? 问:一位携带有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在附近,他呼出的空气中是不是就饱含了带病毒的气溶胶?
郭威说,正常呼吸的情况下,位于肺部这种下呼吸道的病毒没那么容易出来,倒是猛烈地咳嗽、咳痰时,更可能产生气溶胶,这和飞沫传播是一致的,其实气溶胶的传播途径也包含在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之中。 楼上的气溶胶会不会飘进我家里? 问:邻居中有感染者,楼上的气溶胶会不会飘进自家来,到底还能不能开窗透气?
长江航运总医院感染科专家组组长许绿叶说,开窗透气是必要的,要保证空气流通,室内换气,气溶胶随之吹走,空气不流通,别说新冠肺炎,其他呼吸道疾病也容易上门。她建议,一天可以开几次,总时长可保持在2-3个小时。她认为,如果不是恶劣的生活习惯,比如随地吐痰,这种传染的可能性很小。总之,开窗透气,更新室内空气,即使有气溶胶也会沉降,按照防范接触传播的要求,用消毒液拖地、擦桌子,都可以防范。 电梯里的气溶胶会不会等着我? 问:电梯被认为是高风险地带,会不会前面一个人留下了带病毒的气溶胶,正好被后面一个人吸入? 许绿叶认为,理论上有这种可能性,所以之前推荐的防范举措都是有效的,减少出门,不聚会,必要外出时戴紧口罩。建议身体不接触电梯空间,按电梯键时,可以用纸巾隔一层再按,回家后立即洗手。 踩上了气溶胶怎么办? 问:气溶胶会沉降,如果踩上了气溶胶怎么办? 专家认为,不用过于担心,绝大多数人的习惯,室外和室内穿的鞋子都是分开的,出门穿的鞋子可以放在门口,不放到室内来。如果实在担心,可以参照为鞋子消毒的方法,在鞋底喷洒消毒水。 提醒:冲洗马桶会产生气溶胶吗? 问:新冠肺炎患者的粪便内检测出了病毒,冲马桶会产生气溶胶吗?
专家提醒,粪便中会有病毒,冲洗马桶的水流也会产生气溶胶,建议把马桶盖盖好,可以防止气溶胶传播。冲完马桶,还可以用消毒液擦拭马桶盖。 文章来源:长江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