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防什么?市疾控中心专家提醒请您小心三类传染病
更新时间:2020/8/5 10:31:22 |
8月7日立秋。进入秋季,天气变化无常,早晚温差大,是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市疾控中心提醒公众,正值季节变更,谨防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三大传染病侵袭。 “秋季正处于夏季和冬季之间,夏、冬两季的传染病都有可能在秋季发生,所以秋季也是多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市民应当注意预防。一般秋季常见传染病可分为三大类: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 一防“吃进去的病”——肠道传染病 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有霍乱、伤寒、痢疾等。这类传染病经“粪—口”途径传播,是“吃进去”的传染病,通常是由于细菌或病毒污染了手、饮水、餐具或食物等,未经过恰当的处理,吃进走后发病。预防肠道传染病,关键是管好“手”与“口”。 预防措施很简单,就是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搞好环境卫生。不喝生水,饮用水煮沸后再用,可杀灭致病微生物;吃熟食,凉拌菜吃时应洗净,生食瓜果也要洗涤消毒;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病死的家禽、家畜、不新鲜的食品不要购买;尽量少食用易带致病菌的食物,如螺丝、贝壳、螃蟹等水海产品,如果食用,要煮熟蒸透,生吃、半生吃、酒泡、醋泡或盐淹后直接食用的方法都不可取。吃剩的食物应及时储存在冰箱内,且储存时间不宜过长,食用前要加热,以热透为准。烹调时,餐具应该严格消毒,生熟食品用的餐具要分开,最好不要在路边露天饮食小摊点就餐。 二防“吸进去的病”——呼吸道传染病 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流感、军团菌病、肺结核病等。这类传染病经呼吸道传播,是“吸进去”的传染病。细菌和病毒通过空气传播或通过灰尘中细菌或病毒的飞沫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后发病。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最有效的是接种疫苗。尤其是对于抵抗力相对较弱的儿童和老年人,通过接种相应的疫苗能预防绝大部分的常见传染病。 此外,预防呼吸道传染病还有如下通用法则:一是增强机体抵抗力。加强锻炼,增强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同时注意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睡眠;及时增添衣物,避免受凉;二是加强个人卫生和个人防护。要注意勤洗手、勤漱口,不要用脏手触摸脸、眼、口等部位,出门在外要尽量站在空气通畅的地方,尽量少到拥挤的公共场所,雾天外出可戴口罩。如果出现鼻塞、咳嗽、流涕等呼吸道症状,应及时就医,同时戴好口罩,降低疾病传播给他人的概率;三是增强空气流通。呼吸道传染病基本上都是通过飞沫传播,对空气“消毒”的最好方法就是定期的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新鲜的空气不仅能稀释室内污染物,同时也能平衡室内外温差,减少温度变化对呼吸道粘膜的刺激。 三防“叮咬传播疾病”——虫媒传染病 常见虫媒传染病有乙脑、疟疾、登革热、流行性出血热等。这类传染病是通过一些昆虫媒介,如蚊、螨、虱子、跳蚤等叮咬人体后传播,是“叮咬传播”的传染病,昆虫先叮咬病人,然后再叮咬健康人,同时将细菌或病毒传入健康人的体内导致发病。 预防虫媒传染病,一定要做到以下五个方面:一是了解疾病源地的分布和流行情况,做好灭鼠、灭蚊、防蚊、灭虱、灭蚤等工作,以切断疾病的传播途径;二是饲养家畜家禽的农村居民,除对家畜、家禽的棚圈应定期喷洒灭蚊灭蝇药物,还要注意与之保持一定的距离;三是在流行季节前或进入疫区前注射有关疾病的疫苗或服用预防性药物,以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四是采取个人防护措施,如夏季用蚊帐、蚊香、防蚊油、驱虫剂等;五是改善居住环境,注意个人卫生,做好针对性的自我防护,从根本上切断传播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