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青少年肥胖比例呈上升趋势,市疾控中心专家的这些提醒要牢记!

更新时间:2020/6/11 8:37:49

      新冠肺炎疫情过后,随着我市各级学校的陆续开学,广大家长会发现:孩子们除了长高了,小脸也一个个吃的圆圆的,班上的“小胖墩儿”又多了不少。

      “这和疫情期间大家不出门、运动少、营养过盛有着很大关系。”市疾控中心公卫科科长栗明霞提醒说,“虽然是疫情这个特殊情况造成的,但孩子出现肥胖症状,家长可不能大意。”

      据她介绍,我市一直非常关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对青少年的饮食、肥胖、营养不良等状况都有监测。2019年,由市疾控中心起草,市卫健委、教育局联合下发的《2019年焦作市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工作方案》,就对解放区、山阳区、沁阳市三个县(市)区的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职高、大学共计27所学校、近1万名学生进行监测。发现,我市青少年的肥胖比例已达到16%。

      “以前我市青少年肥胖比例和营养不良比例是持平的,但这次监测,营养不良的比例只有6%,远远低于肥胖的比例。这也说明我市青少年肥胖比例呈上升趋势。”栗明霞说。

      而引起肥胖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遗传因素。二是饮食过量,营养过盛、吃得过饱。米、面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多食可在人体内转化成脂肪而积聚在皮下。不仅如此,食用大量含有肥肉、油炸食品、洋快餐、蛋糕、含糖碳酸饮料、冰淇淋、奶油等高脂肪、高能量、高糖分的食物,也会引起脂肪的堆积。三是室外运动偏少。由于现在青少年课业压力大,导致学生每天的室外运动往往不足一个小时。

      “经过国家近些年的监测发现,超重和肥胖孩子成年后患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危险大大增加。目前我市监测的青少年血压偏高的比例已经达到了12%。不仅如此,肥胖除了影响孩子身体的健康发育,还会影响智力发育、心理发育。因此,青少年肥胖已经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栗明霞说。

      她建议广大青少年一定要合理膳食,每顿饭以吃八九成饱为宜。同时要限制高脂肪、高热量副食品摄入量,少吃或者不吃油炸食品、洋快餐、蛋糕、含糖碳酸饮料、冰淇淋等食物。

      其次,要增强运动。每天不仅要增加运动量,而且要延长运动时间。因为运动初期是消耗体内的糖类,只有较长时间的运动才能消耗贮存的脂肪。因此,每天运动时间一般不少于1小时,而且要选用消耗性较大的运动,如长跑、跳绳、打篮球、踢足球、游泳、爬山等活动。

      她还提醒广大家长,心理因素对肥胖症形成的影响不容忽视。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青少年每天9小时)、保持良好心态缓解压力等都有助于肥胖的预防。家长发挥模范榜样作用,对于预防和治疗青少年肥胖具有重要意义。


编辑:佚名


焦作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焦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世纪西路500号 电话:(0391)8861399 18239161100

技术支持:焦作网